COVID-19 疫情全球延燒三年,台灣在醫界及國人全力防疫下,歷經疫情高峰,自 2020 年 1 月截至 2022 年 10 月將死亡率控制在 0.16%1。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台灣目前以 BA.5 為主流 2,適逢次世代疫苗及流感疫苗施打期,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醫師呼籲,肥胖患者應接種疫苗避免重症發生。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透過文獻分析,COVID-19 染疫後演變為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其中就包含 BMI>30 kg/m2 的肥胖族群 4,該族群一旦感染 COVID-19,演變成重症的風險是 BMI 不到 30 族群的約 2.31 至 2.81 倍 3-4,也因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將肥胖歸類為 COVID-19 染疫後演變為重症的高風險族群 。
過重與肥胖人數過半 疫情影響肥胖人口快速增加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醫師說明,根據 2017-2020 年台灣國民營養調查,全國過重跟肥胖的成年人比例大約有 50.7%,已超過成年全人口的一半,純粹以肥胖(BMI ≥ 27)計,也有 20%,推估約 3、400 萬人 5。
他說:「疫情之下,全世界的肥胖人口是增加的,尤其是不能出去、不能上運動課的兒童。根據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調查,過去 20 年台灣成年人肥胖增加的比例是高的,而兒童的肥胖增加則是非常高,預估到 2030 年台灣兒童肥胖比率會超過 24%,青少年會超過 17%,BMI 超過 30 以上的成年中度肥胖者推估約有 200 多萬人 6。」
肥胖患者易受傷害 接種疫苗避免重症
肥胖帶來的問題就是共病較多,像是
每年流感疫苗第一階段開放施打族群中,除了 65 歲以上長者外,特別開放給高風險族群施打,其中高風險族群就包含肥胖患者(BMI≧30 者)8,這是因為脂肪組織比較多,引起體內的發炎增加及減少免疫的功能,造成更高的重症機率。
在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還有很重要的是要打疫苗,不只新冠的疫苗,目前正在接種的流感疫苗也建議大家要去接種,尤其是有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除了營養要吃對、要運動、要睡飽、還要減重。」
減重該如何進行? 醫:健康減重 要有恆心
建議想減重的民眾可以從改變生活型態開始嘗試,國民健康署對於減重的運動及飲食方法有資訊豐富的指引提供民眾使用 9,可以先在家做做看,養成良好習慣,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成功減重,再來尋求專業的幫助。
林文元醫師提醒民眾,健康減重要從生活習慣養成,不要吃宵夜、不要喝含糖飲料、三餐要規律飲食以及營養均衡,若是飲食控制及運動成效不彰或不能運動的民眾可以尋求專業,醫師在醫療端可以檢查共病及肥胖原因、營養師從飲食營養方面著手、運動治療師設計運動訓練課程,藉由專業團隊達到健康減重。
林文元醫師說:「減重最擔心的就是不健康,過於激烈的減重方式對於健康是有危害的,尤其肥胖者是易受傷害族群,本身有共病的問題,建議找專業的醫療團隊諮詢,像是台灣肥胖醫學會認證的專科醫師,有了專業的醫療協助,希望國民可以尋求健康減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醫師呼籲想減重的民眾,要有恆心有耐力,網路上的減重資訊五花八門,選擇國健署或是台灣肥胖醫學會的正確衛教資訊,不用害怕減重失敗而踟躕不前,踏出第一步,願意去做一定會有成果,當然如果對於成果不滿意,或是遇到瓶頸、或本身有共病怕在減重的過程出問題,可以找醫療團隊協助,成功減重免於共病及病毒造成的傷害。
文 / 趙乙錚、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