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新冠失眠」不会疫情结束就康复! 3 方向主宰自己的睡眠

疫情影响下不少人生活改变、作息变了调,在国外就发现许多民众睡眠障碍的比例增高,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台湾,先前有基金会统计,40-50%台湾民众会因为疫情难以入睡。有些民众认为反正等到疫情过了,失眠状况就好了,但真的是这样吗?精神科医师分析:「新冠肺炎这段时间急性期不处理,恐怕有一部分的人还是会持续失眠。」

国内40%民众因疫情难以入眠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发现,在疫情大流行之前睡不好是常态,但即使近期美国疫情舒缓下,专家发现这些人的睡眠竟然继续恶化。台北医学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谦分析:「毕竟疫情不是像台风只是2-3天,影响已经会慢慢深入到生活中。」

失眠这个问题,李信谦解释:「它是一种『慢性状况、急性恶化』的疾病,睡眠品质不好可能是因为特殊压力,可能是考试、经济变成严重失眠,又变成慢性失眠,新冠肺炎这段时间急性期不处理,疫情过后真的能恢复正常吗?恐怕有一部分的人还是会持续失眠。」

失眠不会没被发现只怕被忽略!

因为疫情下后很多东西都会变得不一样,可能包含家人的关系、工作环境、收入不一样,对旅游、饮食的渴求也都不一样。而这段时间因疫情引起睡眠的状况,虽然表现的情况跟一般失眠是一样的。

但失眠在医学上,如果根据精神诊断的定义,并没有明确规定多久入睡、睡多才算失眠,而是「对睡眠的质与量主观的不满足」。李信谦强调:「通常不会没有患者不会没有发现,而是刻意忽视,我觉得我睡不好也很痛苦,但看医生要吃药我就不去看。」

民众从3阶段了解失眠状态

那哪些是真正需要治疗失眠症状对象?专家建议是频繁度是每周有超过三天以上,加上这个状况持续三个月,认定为必须要就医,李信谦说:「国内调查40%难以入睡这个族群,频率可能都还没有那么多。 」一般民众会分成三个族群给建议:

  • 开始有点睡眠困扰:做好睡眠保健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生活作息乱掉,该动的时候动、该睡的时候睡、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床上。
  • 有症状频率还没很多:这个月都睡不好,频率一星期1-2天,更积极严格稳定自己的生活,焦虑的管控。
  • 失眠频率每周达三天以上:失眠持续持时间已经长,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办睡不好、很糟糕、同时有忧郁、焦虑,这样的病人必须要使用医疗资源。

李信谦说:「新冠失眠很多是焦虑没办法控制之外,另外就是生活作息乱掉,反正都在家里可能中午不饿就不吃,可能晚上9点才吃晚餐,平常11点要睡觉这时候吃太饱也很难睡。」

3原则找回睡眠主宰权

另外,民众长时间被关在家中,认为疫情产生很大的压力,也该停住有关疫情的消息。主要可以透过三个方向来改善失眠问题:

  • 不要给治疗睡眠太多「应该」 :不要限定自己一定什么时候睡着、需要睡多久,在睡眠来讲,就是随遇而安。
  • 睡前想想好的事情:睡前这么重要的时刻,可以好好的去回顾今天做的好的事情,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入睡
  • 找回自己对睡眠的信心:安眠药并没有制造出睡眠,它只是让我们跨过想要入睡的门槛,一定要对自己的睡眠有信心。

睡觉就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李信谦鼓励民众,不论失眠与否,不论有没有吃安眠药,重要的是要找回安全的感觉。对生活能够控制、身体主宰权,让我们对未来有期望,让我们继续保持我们的生活活动。

文、王芊凌/图、何宜庭

延伸阅读

睡眠跟食物也有关!补充「助眠食物」改善失眠

疫情下把握三原则,找回良好的睡眠习惯

小孩染疫也会有后遗症!研究:失眠、头痛可能变长期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