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大流行過後,民眾染疫過後若出現長新冠的問題都會尋求中醫的幫助,尤其中醫治病講究「體質」的概念,不同的體質容易得到不一樣的疾病並產生不同的表現,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有 3 種體質康復者最容易出現長新冠,從區分體質來治療效果更佳。」
體質差異治療長新冠方式大不同
目前新冠確診康復後,有中長期的症狀皆統稱「新冠後遺症」或「長新冠」,賴博政表示:「病人多以
一、氣虛體質:容易出現氣短、呼吸時需大力呼吸,隱隱胸悶,倦怠疲勞,稍微活動後就容易喘促。這類民眾心肺功能通常比較弱,一旦受感染後自我恢復力都較慢,病程也比較久,且因容易耗氣,
造成肺部功能得消耗,因此會用如北沙參、西洋參、山藥、晉耆、桑葉等補氣、加強肺部功能的藥物,幫助受損組織的修復。

二、陰虛體質:容易化熱、局部化火發炎,也就是指染疫後期在病毒尚未完全被消滅時,在身體局部較容易產生輕微發炎反應,容易心情煩躁、夜間怕熱,頭暈
因此會用甘寒滋陰的藥物,如玉竹、生地黃、天門冬、女媜子、百合等滋陰潤燥的藥物,清除體內多餘的發炎物質。
三、痰瘀體質:常見胸悶咳嗽,痰聲重濁,疼痛長時間不癒,刺痛固定,常感麻木、容易造成循環不順,這類患者容易產生
長新冠反覆發作未痊癒!從五大面向觀察起
賴博政分享近期臨床遇到的個案,一名 45 歲陳小姐確診新冠肺炎時,出現
中醫區分長新冠五大症狀類別為上呼吸道症狀、精神症狀、皮膚症狀、肌肉關節症狀及其他,若「長新冠」反覆發作未痊癒,應盡快就醫治療,不要隨便聽信來路不明的處方、偏方補品,民眾不妨從五大面向觀察起。
- 上吸道症狀:久咳不癒、鼻塞流鼻水、
呼吸困難、胸悶緊痛、心悸易喘等。 - 精神情志症狀:
睡眠障礙、情緒緊張、憂鬱焦慮、專注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腦霧、體力變差、疲勞容易倦怠。 - 皮膚症狀:紅疹、斑塊、皮膚搔癢、掉髮。
- 肌肉關節症狀:肌肉痠痛、關節疼痛、腰酸背痛。
- 其他:
糖尿病、甲狀腺炎、代謝異常、腎臟損傷。

1.諮詢專家: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