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統計處今日公布國內 110 年的全國十大死因,其中癌症毫不意外蟬聯第 1 名以外,發現 110 年的死亡人口比起 109 年增加 1 萬 1105 人,死亡人數會大幅上升推測受到人口老化影響以外,加上 1 月份較為低溫,而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今年也排名為第 19 名的死因。
「人口老化+低溫」死亡人數多增1萬人
110 年死亡明顯增幅主要受人口老化影響, 死亡年齡在 65 歲以上之死亡人數增加 1 萬人左右占 93 %, 加上 110 年 1 月中三分之一日子攝氏 10 度以下低溫,年增幅為 1808人。統計處指出,兩項綜合因子導致 110 年比 109 年增加萬餘人死亡,也是從 105 年霸王寒流後,首次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同時增加。
統計處長劉訓蓉副處長表示:「若剔除人口規模因素後的死亡率觀察,105-109 年 65 歲以上每十萬人口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 109 年因新冠肺炎防疫措施致使社會減少接觸,死亡率為歷年最低,110 年雖微幅增加,仍為歷年次低。」

新冠疫情死因排名為第 19 名!
110 年的十大死因自 100 年以來死因均相同,唯獨 110 年的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 7 名升至第 6 名, 事故傷害則降為第 7 名。若進一步以不同的疾病來看,死亡人數除肺炎減 1.4% 外,均呈上升趨勢,以糖尿病增 11.0%、高血壓性疾病增 17.6 %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增 10.3 % 較明顯。

就性別觀察,110 年男性死亡率均高於女性,其中差異較明顯之死因為「慢性肝病」及「
若就年齡別觀察,1-24 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 25-44 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 2 名、 45 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 2 名。
另外,外界最關注新冠肺炎疫情,110 年
肺癌、肝癌 42 年排名前兩名
死亡之首依舊是癌症,110 年癌症死亡人數為 5 萬 1,656 人,占總死亡人數 28%,癌症死亡率依序如下:
- 氣管、支氣管和
肺癌 - 肝和肝內
膽管癌 - 結腸、直腸和肛門癌
- 女性
乳癌 - 前列腺(攝護腺)癌
口腔癌 胰臟癌 胃癌 食道癌 卵巢癌
統計處分析 110 年與 109 年比較,十大癌症死因順位皆不變,「肺癌」及「
就年齡層觀察女性乳癌、口腔癌隨年齡走高,排名順位往後,肺癌、結腸直 腸癌、前列腺 癌、胃癌則隨年齡走高,排名順位往前, 威脅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參考資料:
衛福部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