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image

助受虐家庭找回找回生命動力!台大社工師呼籲政策應補足三缺口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兩年多,各國經歷封鎖、遠距工作變革,更伴隨著離婚率與家庭暴力的成長,因經濟、情緒、疾病、家庭、藥癮等因素造成的兒童虐待、兒少疏忽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邀請專家研究發現,許多是「曾經在案或已經結案,甚至是被通報多次但從未開案的族群」,而這群存在「風險」的家庭,爸媽可能合併身心疾病、物質濫用或是受刑人議題,複雜性及特殊性極需資源與關注。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任教授吳慧菁分析世界各國對於風險家庭的援助與照護模式,發現社會安全網缺乏「親職教養能力的培訓」、「一站式在地化社區服務」、以及「服務不漏接的整合性」三大面向,應採取三大對策補足。

對策一:強化「三級預防」與「親職教養」

疫情下的風險家庭與兒虐事件層出不窮,預防方式可分為三級預防,「一級預防」是屬於防範於未然,有些個案雖然未有開案或在社會局留有紀錄,但仍屬於高風險家庭,可透過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如單人戶、單親戶及警政系統熱區交互比對,防止風險發生。

「二級預防」則著重在探視協高風險家庭,防止再犯,並強化責任通報,或提供強制性親職教育等等的配套措施,希望能夠,透過社工關懷及跨團隊協助,能減少個案深陷「惡循環」淪為浮萍家庭。

案例:遇疫情經濟斷炊、兒虐事件增!販毒爸、八大媽深陷「惡循環」淪為浮萍家庭

1662094135.5948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任教授吳慧菁分析世界各國對於風險家庭的援助與照護模式,認為台灣政策應補足三大缺口。記者謝承恩攝影

「三級預防」則應減少事件發生漣漪,用「創傷知情」的概念去陪伴孩子、使孩子有創傷復原力的發展,並關懷受虐兒童返家後的狀況。

實踐社工系韓意慈副教授表示,許多人對於家庭美滿有既定的模式與印象,認為家中情境不符合狀態就會失落與產生創傷,「創傷知情」可以幫助兒童從搖搖欲墜的家庭虐待或性侵案件中,脫離負面的影響,並轉化為正向成長的動能。

社工在陪伴與關懷個案們,能與兒童建立深刻連結,告知在多變的風險之中,創傷經驗不會使自我成為異類或留下萬劫不復的影響,反而身處之中仍可努力地向上爬起,挖掘自己的能耐、奮力生存,從中長出向上自我生長的力量。

對策二:借鏡國外政策建立「一站式服務」

專家研議分析多國針對高風險家庭,提出相當多的持續援助與照護模式,比國內更強調預防性政策,如澳洲的「STACY for Children」計畫、英國的家庭支持服務、歐盟國家的毒品政策等,都是台灣較為缺乏的部分。

以澳洲的「STACY for Children」為例,政府會針對心理健康有問題跟藥癮者,將其孩子納入服務對象,在計畫中去汙名化跟建強孩子的心理韌力,並由社工陪伴下回歸社區。

吳慧菁建議,國內也可效法國外加強預防性政策,並採取一站式在地化環境,建立友善訪問者關懷者、補助救治安置並結合社會司法系統,減少世代循環的犯罪問題、司法少年、健康不平等、藥物使用問題,使其能順利回歸社會。

對策三:人才培養與整合「接住兒虐個案」

面對兒虐家庭,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人員的缺乏與知能不足也是一大問題,而因著對於「風險家庭」的陌生、恐懼與排斥,服務意願與量能相對有限,在社工教育面仍需發展設計更細緻的內容,才能提供專業人員更完整的知能提升。

吳慧菁表示,未來期望國內建立司法社工的合作網路,不只有控制或監控身分,也需要照顧與輔導、身體健康的問題與臨床康復模式,幫助高風險個案具備支撐家庭的力量,也鼓勵推動國小、國中將精神心理疾病教育納入課綱。

圖、文/謝承恩

空心菜清熱解毒降血壓!4 招讓炒菜翠綠不變黑

空心菜是自助餐、熱炒店的常客,也是餐桌上 Read more

子宮內膜增生會癌變嗎?女性常見三種異常出血狀況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惡性腫瘤之 Read more

愛生氣罹患心臟病機率多 8 倍!長期還會破壞免疫系統

氣到心臟病發作可不是假的!根據歐洲心臟雜 Read more

READ  疫情下近 7 成住院患者出現重度呼吸中止症!「5招口咽運動」幫助預防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