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國家警報狂響,出現規模 6 級的地震讓不少人聯想起 921,許多民眾被搖醒後當下不知所措,加上這次餘震頻頻,讓民眾無法再入眠,由於無法預測地震何時再次出現,平時就該對於具備防震觀念。
地震別拔腿狂奔!三步驟到地震結束
台灣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是地震的高風險區,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必然會發生,到底遇到地震時該怎麼辦?不少民眾第一直覺就是衝出門到戶外,消防署提醒民眾,首先立即找掩蔽物「趴下、掩護、穩住」,直到地震結束。
在防震避難的首要概念,就是自我保護,尤其是保護頭部,可以躲在桌子下或主要柱子旁,避免被掉落物品砸傷,但依據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做出不同的反應。
地震時位在家中客廳、房間:
立即遠離衣櫃、書櫃、櫥櫃、酒櫃、書架、鋼琴、電視機、冰箱、電器,以免搖晃倒塌,或因地板搖動,造成大型家俱、電器左右移動擠壓,而造成傷害。
地震時位在睡覺:
驚醒時先不要離開床鋪,翻身臉部朝下趴著,並用枕頭護住頭、頸部,保護自己,維持姿勢直到搖晃停止。
地震時位在廚房:
正在廚房煮東西,順手立刻關上爐火,並立即躲在桌子下抓住桌腳。
地震時位在公共場所:
即尋找掩蔽物,避開危險玻璃、櫥櫃,蹲下並保護頭部,當地搖晃過後,若有需要避難,聽從服務人員引導,遵從不推不語不跑原則,從容避難。
地震時位在電梯:
應將電梯停在最近的樓層並且快速離開,如果是從家中離開一定要穿鞋及戴上安全帽,並記得攜帶「緊急避難包」。
地震時位在馬路上:
應小心路樹倒塌、電線掉落,以及招牌、冷氣機、花盆、屋瓦、碎玻璃等物品砸落,尤其應遠離工地、電線桿等區域。
地震時位在山上:
應遠離懸崖峭壁,小心落石、山崩。
地震時位在海邊:
在海邊及河口應儘速遠離並往高處避難,以防海嘯來襲。
地震時正在開車:
行駛過程切勿慌忙減速,應慢慢將速度降下來,打開警示燈,提醒周遭車輛注意。並將車輛慢慢減速停靠路旁,要特別小心招牌等掉落物。
地震時正在搭乘大眾運輸: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應緊握扶手或吊環,車停後聽從站務人員避難疏散。
尤其從主震發生之後頻繁的餘震,讓花東居民膽戰心驚,其實餘震期間更應該提高警覺,民眾可以先檢查瓦斯、水、電等開關,同時小心將家具固定好,同時將生活空間做安全檢查,避免傾倒時造成受傷。
更重要的是,確認避難出口以及動線安全,一旦發生地震時清楚知道該怎麼離開,確認住家附近避難場所,也可以準備「緊急避難包」。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