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該怎麼辦?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

確診人數飆破新高,不時就會聽聞身邊認識的人確診,可能是隔壁鄰居、還是某同事確診,面對到身邊出現確診者時,卻沒有被匡列到,這時能怎麼自主應變?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先前記者會時表示:「現在染疫人數多通知上略有延誤,請民眾自主應變,待在自己想要隔離的地方,盡量一人一室靜候通知。如果同住家人尚未被匡列,請保持不要有太多活動。」

第一步:是否為「密切接觸者」

在疫情新階段,防疫作為必須回到以個人為單位,當身邊有親友、朋友、同事、鄰居確實者,請先不用慌張,第一步先確定自己本身是否為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

如何判定是否為密切接觸者?主要是在確診者發病日或採檢日前兩天,匡列同住親友、同班同學、以及依 9 宮格方式匡列同辦公室及同工作場域的密切接觸同事。

提醒民眾,一旦接到衛生局打來隔離通知後,隔離效用立即生效,須自行開車、騎車或步行返家或至隔離地點,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全程佩戴口罩。若無法以上述方式返回,請主動聯聚當地衛生局或撥打 1922 ,協助安排防疫車輛或安排就近隔離。

第二步:自行快篩

被匡列為居家隔離以後,地方衛生局會安排 1 次快篩,若為陰性者解除居家隔離後將進行 4 天自主防疫,期間最多可進行 5 次快篩,當日快篩陰性便可外出採購必需品,但也不是需要天天採檢快篩。

如快篩結果為陽性,請依衛生局指示前往指定地點做 PCR 檢測,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使用過之採檢器材塑膠袋密封包好,交予院所人員並告知可能的接觸史。

經過 PCR 採檢後就可返回住家,可從健保 APP 查到自己篩檢結果,如果為陽性代表證實為確診個案,在收到衛生局進一步通知以前,可參考此篇:我是確診者該怎麼做?10點提醒保護自己和他人

隔離期間不舒服怎麼辦?

有些正在隔離的民眾,身體開始有些不舒服的狀況,卻不知道需不需要就醫,台灣急診醫學會針對這個種情況提供自我評估以及篩檢的指引。

文、王芊淩/圖、Heho美編團隊

延伸閱讀
兒童染疫後腦炎為什麼如此致命?典型7大症狀提早警覺
看到確診飆升破千例超緊張!專家曝疫情新常態應看這兩項指標
心理健康也會影響感染機會!這些族群「突破性感染」風險較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