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害你全身發炎、蛋白質失去作用!抑制糖化吃B群就有效

【早安健康/溝口徹醫師(日本正確分子療法名醫)】
自律神經健康的人,都攝取了正確的營養物:維生素B群

 

維生素B6可以抑制萬惡的根源「糖化」

血糖值的升降會擾亂自律神經與腸道菌叢平衡,並引起全身各處的炎症。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作用也會引起炎症。

7成民眾尿酸偏高?放任不管小心成為糖尿病、洗腎候選人!30秒測你的牙起來指數,抽全聯200元禮券與早安健康8月新刊《第四高:痛風百科》!

人體充滿了蛋白質,除了肌肉,連血液中也含有血紅素等蛋白質,在身體引發各種反應的酵素與荷爾蒙中,有許多也都是蛋白質。亦即,人類可以說是由蛋白質組成、受蛋白質驅動。

蛋白質很容易與醣質纏在一起,姑且不論「纏」這個字眼形容得是否恰當,總之醣質與蛋白質之間具有濃度依存性。蛋白質被醣質纏上後就稱為「糖化」,蛋白質糖化後會失去原本的功效。
(編輯推薦:加速老化、造成三高!你不可不知的「糖化」危害)

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檢查中有一項「糖化血紅蛋白」,用來確認有多少血紅素(蛋白質的一種)遭葡萄糖等物質纏上,當糖化血紅蛋白數值達六.五%以上,就確診為糖尿病。

糖尿病持續惡化時,糖化血紅蛋白可能會上升到一○%左右,也就是說,全身上下有一○%的血紅素沒辦法再運送氧氣。

血紅素量的基準值大概是一四公克,有一○%糖化就代表只剩下一二.六公克能夠繼續運作。由於血紅素在體內運輸的氧氣量很少,身體就變得容易疲倦。

包括血紅素在內的所有蛋白質糖化後,會產生叫做阿馬道里重排(Amadori Compound)的物質,放著不管就會演變成糖化終產物(AGE)。

身體持續累積糖化終產物的狀態稱為「羰基壓力(Carbonyl stress)」,身體會產生炎症反應。

糖尿病就是身體一直維持在高血糖值狀態,因此羰基壓力也很高。但是就算高血糖值的維持時間很短,糖化仍會持續發展,也就是說,即使沒有罹患糖尿病,飯後的暫時性高血糖值(血糖值尖峰)也會促進糖化,提高羰基壓力。近年也發現健康檢查中看不到的血糖值尖峰,不只與腦梗塞、心肌梗塞有關,與癌症、憂鬱症之間也有某種關聯。
(編輯推薦:糖化比氧化更可怕!不讓食物催人老,吃6種食材雙效回春!)

持續解析出來的精神疾病原因


羰基壓力也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有關。

思覺失調症的診斷基準,是要維持一段時間的幻覺與妄想等。基本上,大部分的精神疾病,都是由精神科醫師依症狀診斷,不像內科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會有明確的檢查數值,也不像癌症有影像或組織檢查。

因此就算有其他原因,只要訴說有幻覺或妄想等症狀,就一律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提不起勁、不快樂等則視為憂鬱症。

精神科的疾病診斷非常模糊,但是針對同樣症狀的診斷結果與開立藥物,卻會出現相當大的差異──以前就曾經有電視節目針對這一點提出質疑。

思覺失調症的診斷基準為「幻聽」,例如:清楚聽見「沒有存活的價值,乾脆去死吧」這種恐怖的話語,或是妄想有人透過電磁波監視自己。

我曾遇到一位病患,服用專治思覺失調症的藥物卻始終沒有改善,又必須花很長的時間住院療養,經過檢查發現,可能是羰基壓力造成的。報告上面寫著:「按照過往的診斷基準,病患症狀只符合思覺失調症的四分之一,會不會是羰基壓力造成的呢?」

怎樣吃可以抑制身體的糖化與氧化?醫師給答案!下一頁「B群調節法」趕快記起來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