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持续变动的新冠疫情,袭卷全球的 Omicron 加速各国打第三剂的脚步,由于本土疫情出现,疫情指挥中心也宣布缩短第三剂的间隔时间,可施打名单大幅增加。第三剂疫苗话题炒得沸沸扬扬,到底该不该打?又要打哪一种好?
刊登于医学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的英国大型第三剂混打临床试验,在去年 12 月发表了初步的研究报告。针对前两剂施打 AZ 疫苗,以及施打 BNT 疫苗的民众,探讨第三剂疫苗选用不同厂牌的效果。
这项大型研究有 2883 位受试者参与,分别在注射第二剂疫苗的 10~12 周后进行第三剂施打。总共分析了 7 种不同疫苗:
- 腺病毒疫苗(AZ、娇生)
- mRNA 疫苗(BNT、莫德纳、德国 CureVac)
- 蛋白疫苗(美国 Novavax)
- 灭活疫苗(法国 Valneva)
其中 BNT、Novavax、Valneva 还有进行半剂量的测试。
打第三剂到底有没有效?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两大方向来看防护力,一个是由 B 细胞制造抗体的体液免疫,另一个则是由 T 细胞掌管的细胞免疫。疫苗施打后,会看体内的抗体浓度是否增加,细胞免疫有无反应,进而判断身体对病毒的防护力够不够。
抗体能够将外来的病原体做标记,结合对应的抗原让病毒无法感染细胞。倘若新冠病毒入侵身体,疫苗所提供的抗体便能迅速反应,辨识病毒上的棘蛋白,减弱病毒杀伤力。
从图表中可以发现,注射第三剂疫苗后抗体都有增加,不过上升的幅度大大不同。以台湾有供应的疫苗来说,mRNA 疫苗的莫德纳表现最佳,而 BNT 全剂量和半剂量也能增加好几倍防护力,不过 AZ 疫苗的效果相对较逊色。
负责细胞免疫的 T 细胞主要有 2 种:一个是杀手 T 细胞,有助于清除受感染的细胞;另一个是辅助 T 细胞,能够传达讯息刺激抗体生成,也能协助杀手 T 细胞发挥效用。有足够的细胞免疫可以维持长期保护力,防止重症感染。
分别施打 AZ 与 BNT 的细胞免疫效果不尽相同,在前两剂打 AZ 后,再施打 mRNA 疫苗可以进一步提升细胞免疫,而且半量的 BNT 也有不错的效果,但 AZ 几乎没有再进步的空间了;若是前两剂打 BNT 的民众,混打娇生、莫德纳、AZ 也会提高细胞免疫,选择继续打 BNT 也是有效的。
第三剂的间隔时间会影响效果吗?
从过去国外建议间隔 6 个月再施打,国内再配合调整到 5 个月,最后因应本土疫情而缩短至 3 个月,不禁令人好奇隔多久才适当?
台大感染科前医师林氏璧表示,其实疫苗之间的接种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才能有效发挥保护力。以这次英国临床试验来说,3 个月后施打第三剂还是比没有打来的好,专访中的叶庭瑜医师补充,虽然目前还无法比较拉长时间的结果,但未来研究也会持续更新间隔 6 个月的第三剂施打成效,并追踪受试者的免疫持久性。
第三剂会不会有副作用?
叶庭瑜提醒不同机转的疫苗混打,的确会有暂时性的副作用,整体来说 mRNA 疫苗出现副作用的情形比蛋白疫苗较高,其中莫德纳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多,尤其疲劳感相较于其他厂牌明显。林氏璧认为 AZ 疫苗须承担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加上抗体浓度表现较低,还是以 mRNA 疫苗为首选。
目前第三剂疫苗提供半量的莫德纳为选择,林氏璧表示虽然本篇研究没有使用半量莫德纳,但在美国研究追加剂之后,发现半量莫德纳也能刺激产生一定抗体,细胞免疫可有效增加。莫德纳用量减半但是防护力不减,还能降低副作用发生。
唯要注意的是,此研究的收案族群年龄较高,平均落在 51~78 岁,针对年轻族群的副作用还有待探讨。面对来势汹汹的 Omicron,林氏璧提醒第三剂可以让住院保护力从 72% 升到 88%,建议边防和医护人员、重症高风险族群应施打第三剂提升保护力,评估个人需求后选择疫苗。
文、陈筠臻/图、何宜庭
延伸阅读
Heho健康提醒您
若您有任何健康疑虑与问题,请洽询专业医疗人员。查看疫情最新资讯请至 卫福部疾管署 网站,若有疑似症状请拨打传染病咨询专线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