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补小心上火!中医师教你这样吃,补健康还能增长记忆力

立冬,是24 节气中的第19 个节气,时间为11 月07 日,代表秋天终了、冬季开始。台湾在「立冬」这天有「补冬」的习俗,但多数人总是补过头、造成反效果,中医师提醒,补冬这样吃,才能补健康又增智慧!

「立冬」之所以所需要进补,翰鸣堂中医诊所中医师周宗翰表示,因为在经过一整年的辛劳后,体力渐渐衰退,需要在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中进补,得以恢复元气,面对即将到来的酷寒挑战。

养生之道:保持心神安宁、潜藏阳气

冬天是天寒地冻、万物凋零的季节,此时,人体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界变化而潜藏于内。因此,立冬的养生重点,在于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庸人自扰,便能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周宗翰指出,古代中医理论主要发展于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地区,当地气候偏干冷,居民普遍出现「阳虚」体质,常出现包含手脚冰冷、脸色苍白、有气无力等体质虚弱症状,因此需要好好进补,也才有「补冬」的传统。

补冬关键:了解自身体质,避免上火

但随着气候变迁、全球暖化,台湾的冬天越来越暖和,加上位于亚热带,气候本就湿热,造就民众的体质普遍「湿热」;此外,现代人大多营养充足甚至过剩,不但没有进补的需求,还常见「痰湿」体质。

他提醒,这时候,过度吃补反而增加身体负担,因为常见的麻油鸡、姜母鸭、羊肉炉等都属于温补料理,没有进补需求者吃了容易上火。建议如果真的想顺应时节养生、坚持一定要补冬的民众,不妨以平补、凉补,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取代。

而现代人普遍工作压力大,脑力使用量反而比体力多,中医认为:「肾藏志,肝主谋虑」,说明肝、肾可直接主宰大脑的思维和智力。周宗翰说:「适度使用中药补益肝肾、充养骨髓,维持脑髓的正常功能,也是很不错的补冬方向。」

补身不如补脑!这药材增智慧又添记忆力

建议常用脑过度、记忆力衰退者,在这个时候可多吃添加「天麻」的药膳料理,不仅可调理肝肾,药效还能通过血脑屏障,补充大脑所需营养素,是增益智慧与记忆力很好的凉补食疗。

周宗翰提醒,也可多吃大白菜、白萝卜、豆腐、木耳、南瓜、马铃薯等食材,以符合健康养生、秋冬养阴的原则。此外,应吃生冷食物、早睡早起,如此阳气便能潜藏,达到立冬「养藏」的建议。

提升记忆力!中医师推荐凉补药膳

天麻什锦饭
作法:
1.将天麻浸泡1 小时左右,使其变得柔软。
2.把鸡肉切成一口大小,胡萝卜洗净后切片,香菇用水泡软后切丝。
3.将备妥食材与洗净的粳米一起入锅,放入酱油、黄酒、白糖和适当的清水,加热煮成饭即可。
TIPS:天麻可健脑强身、镇静安眠,增加脑循环,改善头昏眼花和健忘。

天麻炖乌鸡
作法:
1.将切块的乌骨鸡洗净,放入滚水中快速汆烫,捞出沥干。
2.天麻浸泡30 分钟,待质地变得柔软,备用。
3.将鸡肉放入清水,加入姜片、黄酒,开大火煮滚,再转文火将鸡肉炖熟烂,加盐调味。
4.关火后,放入泡软的天麻继续焖20 分钟,即可食用。
TIPS:天麻不宜久煮,避免药效流失。

文/ 黄慧玫、图/ 胡家芸

延伸阅读:
立冬进补好过冬!营养师公开五技巧,安心吃不怕补过头
立冬别乱补!中医师说女生经期进补反而更虚甚至血崩!
气温降食补驱寒?药师:慢性病患者勿多吃这些中药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