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丰墜傘復健四年翻身成功 物理治療師解析「脊椎損傷」多久能再站立

陸軍特戰秦良丰自四年前發生墜傘意外,從一千三百呎墜落後生還,傷及腦部和脊椎神經,苦練四年完成翻身動作,讓家屬及萬名網友動容。而國內「脊損傷患者」平均年齡更僅27歲,就有九成得終身使用輪椅,復健過程相當艱辛。

秦良丰復健四年翻身成功。圖片授權自秦良丰父親

嘉義基督教物理治療師劉宗銘指出,「翻身」這個動作對一般人看似簡單,但對脊損傷患者來說,背後的辛苦難以想像,此外根據不同的受傷部位越靠近大腦,引發的失能和癒後難度也隨之升高,其中不乏有許多青壯年族群。

脊椎損傷平均年齡僅27歲

社團法人新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指出,脊損傷發生原因,包含交通事故(56%)為最大宗,其次為高處摔下(15%),第三為職業傷害(12%),其餘為病變佔 7 %、運動傷害佔 5%、其他佔 5%。

據統計,國內脊髓損傷人口約二至三萬人,其中 20 歲至 49 歲傷者佔三分之二,平均年齡僅 27.3 歲相當年輕!但其中「終身用輪椅者」高達九成多,幸運者也需要長時間積極復健,才能保住身體功能。

「越靠頸椎」癱瘓程度越大

劉宗銘指出,一般民眾則常見跌下樓梯樓導致骨折及壓迫神經、工業意外及車禍導致穿刺傷等,「受傷部位由下到上為腰椎、胸椎、頸椎、脊椎等,部位越高,嚴重度就越大。」

一般脊椎損傷分為兩種「完全損傷」及「不完全損傷」,前者受傷部位的神經訊號完全被切斷」,代表將失去感覺及動作,就算復也難有良好的預後狀況,後者脊髓還沒完全損壞和癱瘓,感知及功能有機會再重新訓練起來。

不完全脊椎損傷種類

劉宗銘指出,如果跌倒之後脊椎骨折且壓迫到神經,傷到脊髓中央部位再擴散到外周,容易造成「中索症候群」,可能會喪失溫度、痛覺,但仍可能保有本體動作,但通常上肢障礙比下肢更為明顯。

若損傷的部位在脊髓前側,就會造成「前索症候群」,容易導致運動和痛、 溫覺喪失,完全損傷的話會造成受傷部位下癱瘓無法運動。若損傷的部位在脊髓後側,就會造成「後索症候群」,仍保有運動和痛、溫覺,臨床較為少見。

另外脊髓本身除了有前側、後側之外,也呈現「左右對稱形狀」,如果有一側脊髓損傷,就容易造成「布朗塞卡氏症候群」,將導致對側邊喪失痛、溫覺,而同側喪失運動能力。

若是車禍衝擊力道使身體如鞭子甩動,容易壓傷腰椎損傷,形成「馬尾症候群」,將導致雙下肢或四肢無力,或影響括約肌、大小便失禁、陽痿等。

脊損傷患者的復健之路

「對脊損傷患者要每天維持坐姿,就像每天堅持跑十公里一樣困難;維持站姿,就很要訓練倒立一樣,全部都要重新學習如何出力跟平衡。」

劉宗銘列舉良丰為例,屬於不完全脊損傷,範圍在頸椎處,復健的難度又更高,復健翻身花上四年都是有可能,還有很多人沒辦法堅持做到這一步而放棄。

坐姿、站立、動作對於常人是輕而易舉,但對患者要花很大的力氣與時間進行日常復健。劉宗銘指出,如果傷及胸椎或頸椎者,要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難,需要先對胸式及腹式進行訓練,保持心跳及血氧穩定,才可以進一步做其他項目。

一但脊椎受傷後,沒辦法將大腦訊號正常傳輸,讓肌肉維持穩定的狀態,下一步是要訓練讓核心肌群能維持穩定,例如側躺、翻身都需要用到側腹肌跟大腿前側跟髖屈肌,都需要一步步循序漸進開始練習。

民眾從練呼吸、練核心、翻身,開始維持坐姿、維持站姿,到最後站立行走,也可透過輔具等外在支撐協助走路,一步步循序漸進,到最後「自主行走」能夠刺激回饋中樞,才能得到完好的復健成效。

復健多久能再站起來?

許多人開始復健之後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我多久可以再站起來?」、「我會不會一輩子殘廢?」劉宗銘說,由於復健的程度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因此沒有絕對的時程目標,建立願景就非常重要。

訓練過程要結合患者日常生活的目標,例如有一位媽媽當初因為修剪花木導致摔傷,他最大的願景就是要自己走到花園看看花草,只靠說一句加油是沒有用的,而是要讓對方知道,無論花上多久的時間,你會陪他達到他的願望。

特別是脊損傷者和中樞神經受傷者,如帕金森氏症、失智症、中風,都需要長期復健,如果達不到自我目標容易感到壓力大,甚至會在沮喪和生氣的情緒中,放棄復健。

還有人是意外墜落、生病等導致身體不良於行或臥病在床,都會讓家屬跟患者一時無法接受,除了配合藥物跟復健治療,更需要物理師治療師與家屬的陪伴與鼓勵,一步步找回復健的意義與生活重心。

文/謝承恩 圖/胡家芸

推薦閱讀:
中風者有四成肢體痙攣 打「肉毒桿菌素」重拾行走、舉握
41歲納豆中風半年才復工 醫揭中風病程黃金期「僅2成能重回職場」
5成民眾無症狀!心房顫動併發症常見中風、心衰竭,出現「這些狀況」應注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