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癢、暈眩、疲倦不只是老化!骨髓增生性腫瘤「這些症狀」應注意

容易疲倦、皮膚變差等常為老化症狀,不過骨髓增生性腫瘤也和老化症狀相似且不易發現,且還會增加血栓風險。

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志丞教授表示,骨髓增生性腫瘤是骨髓造血幹細胞基因突變、導致骨髓造血不受控制異常增生,除了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還包括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症(ET)以及原發性骨髓纖維化(MF)等。而骨髓增生性腫瘤的症狀與老化相似,包括:

  • 容易疲倦
  • 夜間盜汗
  • 搔癢
  • 發燒
  • 體重減輕
  • 耳鳴
  • 頭痛
  • 失眠
  • 脾臟腫大
  • 腹脹
  • 食慾不振

骨髓增生性腫瘤血栓機率為健康者 4 倍以上

骨髓增生性腫瘤若未透過適當控制、治療,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續發性骨髓纖維化以及急性血癌,此外,骨髓增生性腫瘤患者其發生血栓風險是健康的人的 4 倍以上。

而由於骨髓增生性腫瘤並不常見,症狀也不具有特異性,因此文獻顯示,即便是在西方先進國家,這類疾病患者從出現症狀、到就醫確診,平均約莫兩年。

陳志丞醫師補充,其中超過 6 成病人是因為中風、流鼻血、血尿、肺栓塞等「出血」或是「血栓」事件才確診。「有時候查閱病人兩、三年前的報告,發現患者早就有異狀,只是沒有積極就醫,不知道要預防。」

像是年紀大於 60 歲、發生過栓塞者皆屬於骨髓增生性腫瘤的高危險族群,陳志丞醫師指出,也有研究發現女性的發生率大於男性,且年輕人也會發生骨髓增生性腫瘤,目前看到最年輕的個案年僅 15 歲。至於骨髓增生性腫瘤是否會遺傳?他表示,遺傳的機率較小,不過國外偶爾有看到遺傳案例。

抽血報告血球過高也需注意!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骨髓增生性腫瘤關懷協會理事長侯信安表示,「不管是年輕人或是年紀大的患者,臨床上都曾遇到已經出現心肌梗塞、腦中風才診斷出來。實在十分可惜!」希望民眾發現相關臨床症狀能即時就醫。

此外,若常規血液檢查有異常,不管是過多、過少,都要進一步尋求醫師的評估與複檢。他指出,臨床上將患者依血栓發生風險區分為高危險族群(年齡超過 60 歲或曾經有血管栓塞病史)與低危險族群。

而低危險群的治療,一般採取放血治療,「就像捐血一樣,把紅血球放出來丟棄,用以減少患者紅血球數目,目標希望將血容比降低至 45% 以下,如此可大幅降低併發症出現的機會。」也可能讓患者同時服用阿斯匹靈,減少血小板凝集,也可減少栓塞機會。

針對高危險族群,除了放血之外,通常會合併口服化療藥物或者是干擾素治療。近年美國 FDA、歐盟 EMA 以及台灣等多國核准新型長效干擾素( ropeginterferon alfa-2b)用於真性紅血球增生症治療。台灣健保署並於 9 月 1 日通過,針對部分極高危險、對傳統治療效果不好的族群已提供健保給付。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骨髓纖維化症狀易與正常老化混淆,醫:可用評分表協助評估症狀
每人每年省下百萬元!9/1起血癌國產新藥、安胎藥納健保給付
「骨髓纖維化」可能轉成血癌!1年內死亡率達4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