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父親節到來,關心一家之主的身體健康更刻不容緩。過去台灣男性對於健康的警覺性、病識感較低,也較少進行健康檢查,忙於工作較疏於照顧身體狀況,甚至排斥就醫,往往導致小病轉變為大病。
《Heho健康》整理出常見的男性疾病好發年齡層,從年輕的意外傷害、工作壓力使身體亮紅燈,到中年肥胖、罹患三高、
30歲工作壓力大步入禿頭期
30歲正值立拚事業的青壯年紀,但在台灣約有 120 萬的男性受到禿頭落髮困擾,高達 6 成的男性在 30 歲以前就開始掉髮。亞東醫院皮膚科醫師呂柏萱曾指出,有家族史像是父親有雄性禿的男性,落髮的機率是比沒有家族史男性的兩倍。
若在30歲後,明顯現頭頂呈現出前額兩側、頭頂的毛髮稀疏、變細,甚至有髮線後退的情形,建議諮詢皮膚科醫師釐清是否有禿頭及掉髮問題,若能在黃金關鍵期接受正確的禿頭治療,可以挽救流失毛髮。
40歲胖了一圈啤酒肚惹三高
年過四十的男性會逐漸發現飲食控制和運動越來越不容易,不只血糖和膽固醇接連出現紅字,精神也不如往日好,腹部比過去更容易囤積脂肪,甚至容易出現肥胖、代謝症候群及三高(
臺大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隨著40歲以後的的男性,面臨睪固酮和肌肉量將不斷流失,脂肪儲存量增加,若不控制三高與肥胖問題,加上酗酒與抽菸,導致健康惡化易使身體出現炎症、癌症和腦退化。
國內健保統計有 190 萬名 40 歲以上民眾,其中 45% 腰圍過大,有 6 成者有代謝症候群,腰圍每增加 5cm,男性死亡風險增加17%,糖尿病風險增6倍、高血壓4倍、高血脂3倍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千萬別忽視肥胖問題。
50歲患糖尿病洗腎、性生活危機
步入50歲的中年期大叔,正面臨事業穩定、小孩逐漸步獨立自主,身體開始面臨糖尿病、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嘉宏提醒,年紀大於50歲以上的男性,五成以上有攝護腺肥大問題,易出現頻尿、夜尿、急尿等症狀,與攝護腺癌徵兆相似,需要特別注意。此外五成有性功能障礙問題,且隨年紀增加,發生率越高。
另外「洗腎大國」的台灣,去年洗腎人口逼近10萬人,以第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多與高血壓、肥胖或有胰島素阻抗症候等遺傳族群有關,易出現疲勞、體重減輕、視力模糊、傷口痊癒慢,若太晚治療更可能面臨長期洗腎風險。
男性若有肥胖問題未能提早接受治療與控制,加上高血壓、肥胖、代謝異常、腎功能不全、有家族病史,到了50歲容易因尿酸在關節或器官中沈積,導致關節疼痛和痛風發生,男性比例更高於女性兩至三倍,不可不防。
60歲最怕腦中風、心肌梗塞
進入60歲人生的下半場,小孩開始離巢上大學、出社會工作,才正準備要坐享退休生活,卻面臨突如其來的
65歲以上容易出現腦中風及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嬰華表示,心肌梗塞的年齡層大約60歲至70歲,但也有55歲年輕族群就出現心肌梗塞,又以男性發生率高出女性5倍,平時除了定期健檢、控制三高數值,也要戒菸減重,隨時留意胸悶、喘等徵兆。
70歲前竟然發現罹癌又失智
上了年紀後,身體功能停機、退化外,大腦過了60歲後,將以每年0.5%速率萎縮,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國健署也提醒,國內每13位65歲以上長者中就有1位失智與老年癡呆症,建議中年期能每週進行至少2次運動,並積極參加聚會、社區活動、打牌預防退化。
除了失智症外,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人人聞之色變。據國內統計,60歲以上銀髮族罹癌前3名則分別為
醫師也提醒,由於每個人體質與家族遺傳病史不同,若能盡早養成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善加利用國內成人免費健檢服務,如大腸癌、口腔癌及腹部超音波、LDCT肺癌篩檢等,及早在癌前病變或癌症早期就確診治療,照顧好健康,即便罹病也可以擁有彩色的下半場人生。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