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日本遊生意外!踩雪滑跤手腕骨折,檢查才知是骨質疏鬆惹的禍

1 名 58 歲女性,想要在退休前與家人一起到日本旅遊,然而不小心在雪地上滑倒,直覺用手撐了一下,沒想到引起手腕骨折,接受治療與檢查才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治療約 2 至 3 年,不幸又在捷運站裡摔倒,導致手臂肱骨骨折。專家指出,骨質疏鬆症在初期不容易發現,病患經常在骨折發生後,才經檢查確診。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昭慶表示,骨密度在出生後隨著年紀增加,約 20 至 30 歲達到最高峰,之後骨密度隨著年紀慢慢減少,因此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骨鬆。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骨頭在缺少女性荷爾蒙保護下,骨質流失特別快,但初期骨鬆不見得有明顯症狀,很多病患不知道骨頭已經異常。

吳昭慶醫師說明,骨鬆不一定會特別不舒服,少數人會因為感覺到腰酸背痛而就醫,但多數病患不知道自己骨鬆,經常到了發生骨折,感覺到劇烈疼痛時,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

咳嗽稍微用力就可能導致骨折,手術與癒合困難度都大幅增加

他指出,骨鬆病患發生骨折,未必都是受到嚴重衝擊所致,可能只是咳嗽用力一點,或是起床時讓脊椎多出一點力,就可能發生骨折,更不用說摔倒或受到撞擊。一旦髖關節等關鍵部位骨折,病患在手術後必須長期臥床修養無法自行活動,生活品質大受打擊,也會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或肺炎等併發症。

吳昭慶醫師強調,相較於骨密度高的民眾,相同的骨折手術,骨鬆病患不但手術難度增加,術後骨頭癒合也更困難。「骨頭應該很堅硬,施做骨折手術時,使用螺絲或支架等器具固定,可以穩穩緊扣在骨頭上,但骨鬆的骨頭就像鬆軟泥巴,要使用固定器具就非常困難,未來也有鬆脫與滑脫風險。」

骨鬆高風險族群不只有女性 規律檢查及早發現趁早治療

吳昭慶醫師提醒,除了停經後女性要小心骨鬆外,其實不論男女,特別是長期營養缺乏、長時間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藥物、曾經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等,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最好定期到醫院接受骨密度檢查,若 T 分數(T-score)介於-1 至-2.5 之間,已是骨質稀少,小於或等於-2.5 就是嚴重骨鬆。

對於骨密度小於-3、接受骨鬆藥物治療後仍骨折、多處骨折、1 年內發生骨鬆性骨折,具有極高骨鬆性骨折病患,根據 2020 年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學會骨質疏鬆症治療指引,建議優先使用可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避免傷害持續發生且擴大。

治療骨鬆可先討論治療藥物,讓骨質慢慢恢復減少骨折危機

根據台灣健保給付規定,初確診骨鬆時,會先給付減少骨質流失藥物,如果傷害擴大發生骨折,才會給付促進骨質生成藥物,然而站在治療者角度而言,當病患骨鬆確診當下,就最好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提早促進骨密度提升,讓骨頭慢慢恢復硬度,降低骨折發生風險。

吳昭慶醫師呼籲,骨質疏鬆非常容易遭到忽略,是發生治療不足的中老年人疾病之一,雖然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發生骨折就有可能是嚴重傷害,高風險族群必須定期檢查,確診後規律用藥,千萬不要擅自中斷治療。

文/賴以玲、圖/蘇鈺婷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596-EVE-2022-Oct

延伸閱讀
1 天喝 1 杯咖啡會造成骨質疏鬆?專家建議這樣做就不擔心
變矮超過 3 公分可能是骨質疏鬆!骨鬆學會提醒 3 大骨鬆徵兆
腿痛竟是肺癌骨轉移所致!中榮「肺癌整合照護暨研究中心」跨專科團隊讓治療更便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