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脏癌又夺走了一条人命。新北市国民党议员唐慧琳2020 年发现罹患胰脏癌第三期,一直都很努力的对抗病魔,但没想到经过一年治疗,唐慧琳还是不敌病魔,在25 日逝世、享年49岁。胰脏癌是所谓的「癌王」,从苹果电脑创始人贾伯斯开始,全球知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帕华洛帝、「时尚老佛爷」卡尔拉格斐,还有为了让自己能有善终,远赴海外求安乐死的体育主播傅达仁。到底这样的癌症,为什么会不断不断的找上名人?
压力或许是一个解释
2018 年,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针对7 万9301 名40∼69 岁的人进行追踪,观察他们从1990~2012 年的健康状况;在调查开始时,还有开始5 年后分别进行「你是否压力很大」的问卷调查,结果2 次都回答压力大的男性,比2 次都回答压力小的男性罹癌率高19%,而第1 次压力较小、第2 次压力很大的男性,更高了20%。而美国期刊《胰脏》(Pancreas),也提到胰脏癌的患者在诊断前,都有忧郁、焦虑的症状,「忧郁症可能是胰脏肿瘤生长的症状,又或者是,忧郁症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让人罹患胰腺癌。」

统计中发现,有50~78% 诊断胰脏癌的人,本身也是忧郁症患者。因为胰脏癌通常是胰脏严重发炎后引起,像是
难道胰脏癌没办法预防?
既然知道胰脏癌跟压力相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胰脏癌特别喜欢找上名人。即使常常运动,或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都很难没有「压力」。不过相对来说,想预防胰脏癌最好的方式,也就是尽可能的排解压力、让自己的生活正常。而想要排解压力,除了要懂得放松之外,还有一个方式是让自己的身体「能力增强」,也就是可以更快的进行新陈代谢,就不容易累积压力。
每天吃足热量、固定进食
吃足热量并不是说可以无限制的大吃,或是不顾饮食的型态乱吃一些高热量、油炸的食物,而是要维持「每天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供应身体所需,不会因为缺乏热量而开始分解肌肉来填补热量所需,反而容易造成胰岛素阻抗,伤害胰脏。

而固定时间进食,可以让消化液稳定分泌,保持身体内分泌的平衡,也比较不容易让胰脏过度工作,维持稳定的血糖值,也比较容易维持稳定的心情,因为高血糖会造成身体发炎、低血糖会造成头晕跟情绪低落。
多吃帮你「抗氧化」的新鲜蔬果
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还有微量元素硒,都具有非常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但如果是用补充剂来补充,效果反而没有从新鲜蔬果中补充来得大;建议每天要换吃不同种类的蔬果,而且最好是五颜六色的。

另外,像是五谷杂粮、豆类、啤酒酵母、蘑菇、海鲜中都含有大量的硒,每天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增加人体的吸收率跟使用效率;多吃这些食物,久而久之,身体减少了负担,也会变得比较轻盈。
戒烟、避免暴露二手烟
尼古丁又称烟碱,吸入身体后,会经由血液循环到全身,同时会让血红素携氧能力下降,造成干扰氧气运送到肌肉细胞,属于全身性的「缺氧」。尤其在消化系统部分,尼古丁会妨碍胰脏等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酵素,消化不良后引起发炎、久而久之造成胰脏癌、十二指肠溃疡等慢性病。

而即使是吸二手烟、三手烟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所以有抽烟的人一定要戒烟,而出门在外尽量戴上口罩,不然可能身体不舒服、常常轻咳却不自觉,无形中累积不少压力。
期刊小档案
《胰脏》(Pancreas)是一个关于「胰脏」的外分泌、内分泌等相关疾病、状态、后果的研究交流平台,基础和涵盖了包括癌症在内的胰腺疾病的基础科学,病因学,预防,病理生理学,诊断以及外科和医学管理的整个领域。
参考资料
Early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The Rol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 a Precursor for Disease
延伸阅读
高死亡率胰脏癌杀死众多名人,5种高危族群这样筛检才正确
最小才15岁!一家4代6人得癌症医师:健康检查能救你一命
第一次健康检查该做什么?一张表告诉你这些项目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