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
新冠肺炎症狀有哪些?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發燒 - 肌肉痠痛
- 疲勞、全身無力
咳嗽 - 噁心
- 腹痛、腹瀉
- 鼻塞、流鼻水
- 嗅味覺異常
頭痛 呼吸困難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到 2021 年,從最一開始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認為,流感跟新冠肺炎的症狀的確很相似,但「新冠肺炎比較不會肌肉痠痛」,可以用這個來判斷是不是感染者。
但仔細看這些「新確診個案」的症狀,也有許多人出現了肌肉痠痛、疲勞等症狀,甚至也有人只是流鼻水、鼻塞的「小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則表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出現的症狀範圍非常廣泛,從輕微症狀到嚴重疾病都有。症狀可能在接觸病毒後 2 – 14 天出現,而且任何人都可能會出現從輕微症狀演變到嚴重症狀的情形。
最新症狀資訊:
新冠肺炎症狀新排名!接種疫苗後頭痛、流鼻水、打噴嚏更要注意
新冠病毒變異株症狀比較:Alpha 和 Delta 病毒有什麼不同?
感染 Alpha 英國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 發燒
- 持續咳嗽
- 失去嗅味覺
- 頭痛
- 疲倦
- 喉嚨痛
- 腹瀉
- 皮膚紅疹
- 手指、腳趾變紅或變紫色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資料顯示,認定新冠病毒主要有三大症狀:發燒、持續咳嗽、失去嗅味覺等,而英國的臨床醫療人員也發現,除了以上三大症狀外,也可能會出現頭痛、疲倦、喉嚨痛、腹瀉等症狀。
而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今年(2021年)所統計的症狀,更把皮疹列為典型症狀之一。在英國的確診者中約有 20% 的患者出現皮疹,皮疹症狀包括出現幾小時就消失的
感染 Delta 印度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 發燒
- 咳嗽
- 喉嚨痛
最近侵台的 Delta 變異病毒,從各國經驗發現,它的傳播力高,更是導致英國延燒解封的主因,短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世界的主要病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6 月 17 日記者會中警示,印度 Delta 變種病毒株是目前為止適應能力最強的變病毒株,症狀表現更像是重感冒,而確診者較不會出現嗅味覺異常、腹瀉,反而出現頭痛、喉嚨痛等症狀的機率較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目前新加坡學者有進行英國變異株、或印度變異株的個案,實際進行資料蒐集,依照症狀表現,可以看到以新加坡報告中,發燒 70%、咳嗽 46%,這兩個還是比較重要的臨床表現。
所以如果有這兩個症狀,加上會有鼻塞、流鼻水的症狀,那還是要盡速篩檢,來確定是不是得到這樣的相關病毒。
什麼是 Delta 變異病毒?
感染 Omicron 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從南非開始竄出的 Omicron ,短短時間內就開始取代 Delta 成為世界主流的變異病毒株,與先前的 Delta 株相比 Omicron 症狀跟感冒、流感更加接近,症狀也相較輕微,過往常見的發燒、嗅味覺異常的狀況減少。
依據各國經驗來看,住院率、重症率確實有下降,初期症狀會在染疫 2 天後迅速出現,持續維持 5 天左右,突破性感染的情況明顯增加。根據英美、南非的 Omicron 病例統計,患者染疫後最常見的初期症狀分別有:
- 喉嚨疼痛
- 腰酸背痛
- 流鼻涕、鼻塞
- 頭痛
- 疲憊
- 打噴嚏
- 夜裡盜汗
- 肌肉痠痛
研究也發現 Omicron 病毒對肺部的侵略性較低,林口長庚新興病毒中心主任施信如說:「從香港大學、歐洲、美國發表論文指出,他們用不同系統做出來結果,Omicron 病毒在肺部複製的能力較差、免疫致病性是比較低,臨床上的統計看起來輕症的比例多、住院率降低。」
Omicron 與其他病毒差異?
Omicron 對肺部損害較小!衛報:新研究顯示,肺部病毒載量低
感染 Omicron BA.2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從 2022 年開始主要都是以 Omicron 疫情為主,但統計下來發現高達 9 成染疫的患者都是輕症、無症狀居多。Omicron 病毒又可分為 BA.1、BA.2、BA.3,過往講的 Omicron 主要指的都是 BA.1 佔世界流行的病毒株,但隨著疫情演變,BA.2 的病例數逐漸上升,甚至超越 BA.1 。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BA.2 的確在受體結合位置有明顯變異,跟 BA.1 相比有差異,但在毒性上有目前沒有證據有變毒的跡象。」
從美國 CDC 監測中發現 BA.2 與 BA.1 引發的疾病嚴重程度沒太大差異,主要感染之後常見症狀還是頭痛、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涕、身體疼痛。但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指出,認為 BA.2 還有另外兩個較不同的兩個症狀:
尤其 BA.2 傳播力確實比 BA.1 增加約 30%,但黃高彬強調:「BA.2 很多特性都跟 BA.1 很相近,美國 CDC 報告強調雖然 BA.2 傳播力比較強一點點,不會像 Omicron 出來時剛出來劇增病例,且臨床症狀並沒有比 BA.1 還嚴重。」
看更多:
Omicron亞型BA.2 有兩大新症狀!嚴重程度一次了解
感染 Omicron BA.4、BA.5 變異病毒株的症狀有哪些?
BA.4 、BA.5 都是 Omicron 亞型變異株,分別於今年 1 月及 2 月首次於南非發現,會如此引發關注主要就是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果不其然短短半年 BA.4 、BA.5 逐漸取代前一波流行的 BA.2 ,成為各國的主要流行變異株,重量級期刊《Nature》先前也針對 BA.4 、BA.5 有新的發現,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分析。
因應不同變異株所表現的症狀略有不同,根據英國研究,BA.5 除了喉嚨痛以外,聲音沙啞也是常見症狀之一,常見症狀如下:
- 虛弱
- 疲勞
- 咳嗽
- 發燒
- 頭痛
- 聲音沙啞
- 流鼻涕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解釋:「BA.5 跟 BA.2、BA.1 的症狀差別不大,之前的變異株有嗅味覺異常、也有的是喉嚨痛、咳嗽比較明顯,要病毒在比較大的變異才會有這些差距,但 BA.5 跟 BA.2、BA.1 都是 Omicron ,之間造成症狀的差異不多,也不容易從症狀來分辨。」
項目 | BA.5 | BA.2、BA.1 |
---|---|---|
症狀 | 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疲倦、發燒 | 咳嗽、喉嚨痛、發燒、疲倦、頭痛 |
傳染力 | 較高 | 較低 |
免疫逃脫 | 較高(重複感染、突破性感染機率提升) | 較低 |
重症率 | 未提升 | 未提升 |
病毒的特性就是不斷有新的變異株出現,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現在國際上可能會取代 BA.5 不只 BF.7,另有 BA.2.75、XBB 在世界各地流行,候選病毒株方興未艾,任何可能性都無法排除,需要持續觀察,才能知道冬天會流行哪一株病毒株。」
看更多:
下波新冠疫情將來襲!一次看懂Omicron BA.5 症狀、特性、疫苗效力 研究揭「聲音沙啞」為 BA.5 症狀!專家列 10 聲音沙啞前兆
新冠肺炎症狀和感冒、流感很像,該如何區分?
從各國的統計數據都可以看出,新冠肺炎所出現的症狀與流感,甚至是普通的感冒都非常像,所以單靠症狀是沒辦法判斷自己是不是新冠肺炎的。不過,新冠肺炎有 2 點跟流感不一樣,一個是「潛伏期比較長」,一個是「會有下呼吸道症狀」。
一、潛伏期比較長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流感的潛伏期大概在 1 ~ 4 天左右,病程大概在 7 天左右,而且變嚴重的速度非常的快,可能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就突然發高燒、全身痠痛、或是其他任何不舒服到無法出門;所以如果「突然」不舒服,很有可能會是流感。
而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比較長,可能有 1~14 天左右,病程可能會拖到幾週、幾個月以上,所以除非有慢性疾病,否則病程不會這麼快就惡化;一開始可能會先有一點小症狀,然後慢慢越來越不舒服,持續 3 天以上都沒有改善,就可以懷疑是不是新冠肺炎。
二、有「下呼吸道」症狀
不過,針對那些「沒有」症狀的人來說,自己應該怎麼判斷是不是有肺炎?其實還是有一些小細節。
在那些「沒有症狀」的人身上,也有一部分透過 X 光或電腦斷層,會看到「肺炎」,所以「沒有症狀」其實是指沒有「全身」或是「上呼吸道」症狀,但可能有一些下呼吸道的症狀。
下呼吸道是指氣管、支氣管及肺部,如果症狀輕微,可能不見得會出現相關的症狀,但如果有症狀,也很可能會跟其他疾病的症狀搞混:
- 胸悶、胸痛。
- 咳嗽時胸骨後方疼痛。
- 走路會喘、講話會喘。
- 身體莫名燥熱,或特別容易覺得冷。
所以,如果出現這些看起來像「沒有症狀」的症狀,其實也可能跟新冠肺炎有關,如果再加上自己有接觸史、旅遊史的人,或是症狀持續 3 天以上沒有好轉、甚至惡化,最好還是到醫院去進行篩檢比較安心。
只是有些患者沒有警覺性,時間拖太久等到確診時已經出現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 依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資訊,患者大多數能康復,但也有死亡病例,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如
症狀表現 | 新冠肺炎 | 感冒 | 流感 |
---|---|---|---|
發燒 | 常見 | 較少 | 常見 |
咳嗽 | 常見 | 常見 | 常見 |
呼吸困難 | 常見 | 沒有 | 沒有 |
打噴嚏 | 較少 | 常見 | 較少 |
頭痛 | 常見 | 較少 | 常見 |
腹瀉 | 較少 | 沒有 | 常見 |
喉嚨痛 | 常見 | 常見 | 常見 |
睽違三年邊境重新開啟,許多傳染疾病也會一併流行,近期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肺炎鏈球菌等,都有流行的趨勢,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說:「當社區有 2-5 種病毒、細菌存在時,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接觸很多病毒,多重感染、混合感染變成常見的事情,一定產生多重感染病程就會變嚴重。」
免疫系統原本只要對抗一種病毒或細菌,現在可能對抗 2-3 種,對免疫系統負擔沈重,導致患者預後變差,今年流感將流行 H3N2 要特別小心,唯一的好消息是,黃立民說:「今年的流感疫苗是有猜對病毒株,有猜對 H3N2 ,代表今年打疫苗投資報酬率會很高!」
出現上述疑似新冠肺炎症狀要不要去篩檢(或自行篩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控室主任張科表示:「如果是單純感冒的症狀,去藥房買藥吃一吃成藥通常都會好,不需要太多慮,除非吃了 2 – 3 天都沒有好,就該去看醫生,診所醫生會經過專業判斷,也許判斷是感冒,如果判斷不出來就可以買快篩自行篩檢。」
隨著疫情變化,「居家
- 無症狀者:不需要特別篩檢有些民眾擔心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如果一般在家上班的民眾不需要篩檢。
- 有症狀者、無明確接觸史:可以考慮使用居家抗原快篩(鼻腔)、居家核酸檢驗(鼻腔))、診所自費抗原快篩(鼻咽)等方式進行篩檢。
- 有症狀者、且有接觸史: 請諮詢醫師可至醫院做 PCR、抗原快篩。
- 無群聚史的企業:可做企業快篩,抗原陽性再轉介至醫院做 PCR 複檢。
- 已有群聚史企業:可同時做抗原快篩、PCR。
新冠快篩怎麼做?
居家快篩、篩檢採檢 5 大 QA 一次看(不斷更新:全台快篩站整理)
新冠肺炎重症 3 大徵兆
由於出現多起輕症的確診隔離者突然過世的案例,也造成大家的恐慌。對此,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暨重症醫學會副理事長陽光耀建議,在居家、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進行隔離的人,請每天監測以下數值,一有異常就通報或是尋求醫療協助:
- 血氧濃度:要維持在 95% 以上。
- 血壓:要維持在 120/80 mmHg 以下。
- 體溫:要維持在攝氏 37.5 度以下。
如何判斷病情轉重?
輕症隔天變重症?重症醫師:分辨重症 3 大徵兆必須看懂 、呼吸困難是什麼感覺?感染科醫師詳解新冠重症徵兆!
新冠肺炎常見問題
文、圖/盧映慈、王芊淩、彭幸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