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為「大腦生病」,導致思考能力和知覺功能失調的精神疾病,在台灣約有 14 萬的病友。許多人對於思覺失調症有「中邪、發瘋、無法治療」等錯誤觀念和異樣眼光,但如果透過專業的照護和長效針劑治療,病友也能回歸正常生活。
發病次數影響腦功能 持續治療是關鍵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徐淑婷說明,思覺失調症會影響腦部從四周接收訊息、表達訊息的模式,依照病程發展可分為「發病前」、「潛伏期」,以及較嚴重的「活躍期」和「殘餘症狀期」,每個時期的主要表現症狀不盡相同。
- 發病前:通常沒有或只有少量症狀。
- 潛伏期:症狀以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失眠、多疑、情感淡漠等負性症狀主。
- 活躍期:有較明顯的正性症狀,像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躁動不安、思想紊亂等。
- 殘餘症狀期:除了正性和負性症狀加劇,認知和情感功能也會嚴重衰退,記憶力與判斷力差、情緒容易焦躁易怒。
徐淑婷表示,患者每發作一次,腦功能就受傷一次,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如果反覆的急性發作,不僅病友本身症狀更嚴重,因大腦結構改變引發早發性失智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及早介入並持續治療是關鍵。
長效針劑降低 4 風險 增加用藥順從度
不過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病友是包括憂鬱症和躁鬱症在內所有重大精神疾病中,就醫和用藥規律性最差的族群,出院半年未按期回診的比例約 2 成,未規律用藥者高達近 6 成,且隨著中斷時間越長,病友再急性復發與住院的比例也越高。徐淑婷表示,病友不容易正確判斷自己的病情和他們腦功能受損有很大的關係。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鄭塏達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口服和針劑兩種,但相較於口服藥物,長效針劑能幫助病友降低急診、住院、半年內再住院及死亡等風險。
因此為了提升病友用藥順從性、降低因忘記或故意不吃藥的情況,目前政府除了編列逾 27 億元預算,也以獎勵點數鼓勵臨床醫師,希望將長效針劑列為治療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病病友的優先選項之一。
徐淑婷表示,思覺失調症關乎個人、家庭及社會三個面向,包括本身的病症、家庭的照顧負荷及社會生產力、醫療支出,甚至是污名化的問題,如果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能有正確認識,予以溫暖和關懷,便能建構更友善和諧的關係。她也呼籲病友,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早介入和持續治療,也有機會穩定病況,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開啟新的幸福人生。
文/胡巧郡、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