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一波又一波,深秋氣溫下滑,咳嗽小孩也變多了。俗語說:「土水驚掠漏,醫生驚治嗽」,雖然兒童咳嗽非常常見,卻不那麼好治療,主要是因為造成咳嗽的原因很多,也因此治療方法也不同。
兒童咳嗽常見的發生原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過敏和胃食道逆 3 因素:
- 呼吸道感染
一般

- 呼吸道
過敏
氣溫的變化常誘發呼吸道過敏,包括鼻過敏和
胃食道逆流
這類的咳嗽,通常表現為睡前吃消夜、晚餐吃很多,或一路從晚餐吃零食到睡前,躺下或睡著後 1、2 個小時咳醒,若是咳到吐,通常吐出來之後就可以一覺到天亮。這種小孩通常有腸胃道的問題,像是消化不良、脹氣、或是暴飲暴食的習慣。在改變飲食習慣後,症狀通常就能改善。
門診聽聲辨症 依咳嗽特性予以類別細分
在中醫,分為「咳」和「嗽」,有聲無痰稱為「咳」,有痰無聲稱為「嗽」。依照咳嗽的特性,像是咳聲的鬆緊、痰聲的輕薄、咳嗽的時間、痰的顏色質地,還有全身症狀,可以分為寒咳、熱咳、燥咳、濕咳等。
所以在中醫看診咳嗽時,為了能夠精準的診斷與用藥,通常會問很多細節,最好也能聽到小孩咳嗽的聲音,因此只有特定時間咳嗽的小孩,爸媽若能錄下咳嗽聲音供醫師參考,也會對診斷有所幫助。

節制飲食為先 輔以脾胃調理增強免疫力
中醫在急性期,會依照症狀選用清肺化痰、宣肺止咳的藥物。對於反覆咳嗽的小孩,在咳嗽緩解後,也會依照體質使用補氣健脾、或滋陰潤肺的藥物,來增強孩童的免疫力,減少咳嗽的發作頻率與程度。
中醫常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在治療咳嗽,尤其是痰多者,脾胃的調理尤為重要,脾胃的調理首重飲食習慣。反覆咳嗽的小孩,飲食應該有所節制,甜食、油膩、難消化、冰涼性寒的食物應忌口,如此咳嗽才會好得快。
若是您們家的小孩也常受咳嗽之苦,可以試試中醫治療調養喔!
文 / 吳佳玟、編輯 / 賴以玲、圖 / 蘇鈺婷
※ 本文授權自台北市愛群婦幼中西醫診所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吳佳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