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對小朋友來說是最核心的地方,家中有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子的父母,對於疾病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了解除了理性層面之外,也需要重視情感層面的了解。在這兩個部分都有所認知之後,才能針對孩子的狀況建立良好的教養模式。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張鎔麒說明,所謂理性層面的了解就是知道 ADHD 的表現與成因,至於所謂情感層面的了解,指的是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這些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情況,會不會是因為小時候有哪裡照顧不好?很多爸爸媽媽對孩子這個狀態的背後,會有一種愧疚或虧欠的感覺。
透過正確的認知改善行為環境
然而,張醫師強調,需要先讓父母理解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小朋友出現這種狀況並非因為小時候沒有教好、沒有帶好,這部分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目前醫學上對於 ADHD 的複雜成因有很多解釋,但並非受單一因素所影響,所以絕對不是父母做了什麼事害了小朋友。
因此父母可以想成是每個小朋友發展的速度都不一樣,建立這樣的認知後,就會知道孩子有這樣的表現該怎麼去做?如何去設定期待?張醫師提到,在診間常會看到,父母花心力去教養了,卻還是有很大的挫折感,覺得孩子怎麼都沒有進步?怎麼訓練都做了還是差人一截?這時就會提醒家長,孩子發展像身高體重需要時間,可是也不能忽略孩子在行為、專注力上的進步也需要時間。
相關的認知建立起來之後,家長變得比較放心,就可以在對小朋友進行後續行為跟環境的介入與改善。例如怎麼去跟學校配合,當學校有做一些調整或訂定一些規範的時候,家裡可以怎麼去跟學校一起去做?因爲行為情緒問題比較多困難的小朋友,在做行為介入時很重要的就是一致性,如果家裡的模式跟學校的模式差太多,不容易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孩子有 ADHD 應該告訴老師嗎?
而這個部分的前提是家長必須要讓學校跟老師先了解孩子的情況,有家長會猶豫孩子被診斷出來後,要告訴老師嗎?要告訴學校嗎?擔心老師會不會用異樣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小孩。對此,張醫師坦言,的確臨床上許多父母會面臨到這樣的抉擇,但他會請父母思考,如果今天沒有事先跟老師說,難道老師或班上同學就不會發現嗎?
父母需要去思考的問題是,如果說孩子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到環境與團體,但卻沒有被正確了解,那同學跟老師反而會誤以為孩子是故意搗蛋,甚至是惡意的行為,這樣更會讓孩子被貼上負面的標籤,這對小朋友來說其實是更不好的一個結果。
所以父母要設想,如果讓學校老師對孩子先有個正確的認知,知道怎麼去協助孩子,而不是說有發生事情再講。有的時候如果等到出事,可能甚至跟同學起衝突了,人際關係變差了,老師已經有刻板印象了,這時才去說孩子不是故意的,是真的有困難,同學跟老師可能一時間都還無法釋懷,而且不好的經驗對小朋友已經造成負面結果,這是非常可惜的。
張醫師說,現在學校和老師對於這些小朋友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有時反而會更警覺,主動發現小朋友容易漏東漏西、情緒容易爆發,甚至變成老師去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兒童身心科門診,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有某些地方是需要特別幫忙的。
為孩子種下希望的種子
在適當的行為環境跟家長、老師雙方的了解及藥物的幫助之下,很多孩子在跟同學的關係、跟老師的互動,甚至是在自己學習的成就感,其實都會進步很多。張醫師說,自己在診間也很常聽到小朋友被老師誇獎有進步,甚至是有拿到最佳進步獎,就會很替小朋友跟家長感到開心,因為這真的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對於這樣的小朋友,最重要的是避免因為沒有接受行為環境或醫療上的幫助,而導致負面經歷一再發生,讓小朋友覺得自己就是爛、就是不好,考試考差了就會認為自己就是沒有能力,下學期也是如此,一輩子就這樣了。
很多小朋友得到正面的經驗之後,反而更能夠了解到原來自己可以做到這些事,原來自己不錯,原來自己還蠻棒的,這樣一個好的種子與希望種下去之後,孩子就可以在這個部分一直進步,往正面的方向繼續前進。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