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问题普遍存在于国内孩童身上,据统计,台湾儿童便秘盛行率约 30%,平均每 3 个小病人就有 1 个因为便秘看诊。孩子「嗯」不出来问题大,中医师提醒,不妨用中药改善便秘问题。
儿童便秘影响大,与成长、学习、睡眠有关
花莲慈济医院中医儿科主任杨成湛表示,研究发现,慢性便秘的孩童中,有接近两成出现体重过轻的情形。显示孩子「嗯」不出来,不仅仅是排便问题,而是与孩子成长发育拖不了干系。
杨成湛指出,所谓的「儿童
孩子若是有长期便秘问题,还会造成恶心、食欲不振,因为营养吸收力变差,体重也会减轻,连带影响生长发育;而满腹「便」意,易使小孩心情烦躁,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睡眠和学习表现。

善用中医药方补虚泻实,帮助孩子发育
用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优点,在于有多种方药可灵活选择应用,补虚泻实,标本兼治,不仅可改善孩童便秘外,也能提升肠胃道消化吸收与排便的能力,帮助孩子发育。
杨成湛表示,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便秘虽然是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脾、胃、肝、肾等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而排便状况,是脾胃功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儿童便秘 2 证型,详解症状、治疗、生活改善方
因脾胃主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吸收的养分变成气血、津液,以供给全身。 「脾胃不好当然对成长会有影响,若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便秘。」小儿便秘在中医上常见「胃热」与「气虚」二证型。
胃热便秘
成因:吃太多辛辣厚味,化火生热,犯胃而致胃热过盛。
症状:便秘之外,大多有口臭 、肚子胀、手脚心发热,晚上睡觉常踢被子等症状。
中医治疗:以导滞清热方式来治疗,如竹茹、砂仁、木香槟榔丸等。
气虚便秘
症状:常觉得排便无力感,大便虽不硬却解便困难,脸色常苍白、容易疲倦以及身材瘦小。
中医治疗:中医以补气健脾、运脾的方式来治疗,使用黄耆、白术、麻子仁丸等,来提升与恢复肠胃道消化、吸收与排便的能力。

杨成湛指出,针对食欲差的孩子,也能用开脾健胃的中药来增进食欲,包含山楂、神麴、麦芽、鸡内金等都效果极佳。
若是容易胀气或消化不良的孩子,可以搭配热敷与腹部按摩,家长可以用手指头,以顺时针方向绕着肚脐画圈,轻轻按摩至腹部温热;另外,规律的运动习惯,也是有助于改善便秘。
杨成湛提醒,除了中药治疗、药膳食疗,小朋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含三餐定时、饮食均衡、多喝水、多运动等,对于调和体内的精、气、神,都对于便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 / 黄慧玫、图 / 何宜庭
咨询专家:花莲慈济医院中医儿科主任
杨成湛
延伸阅读:
Heho健康提醒您
若您有任何健康疑虑与问题,请洽询专业医疗人员。查看疫情最新资讯请至 卫福部疾管署 网站,若有疑似症状请拨打传染病咨询专线 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