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 1992 年正式引進澳洲國寶「人工電子耳」(Cochlear Implant),為重度聽損者帶來一線「聲機」。至今 30 年來,透過產官學界及醫療團隊的努力、社會福利政策的補助,以及公益團體的捐贈與推動,共計讓 3,000 名過去無法從助聽器獲得幫助的極重度聽損患者重返有聲之路。
電子耳之父種下 3,000 個希望的種子
10 月 18 日舉辦的「人工電子耳家族 3,000 個希望」記者會上,台灣電子耳之父、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黃俊生教授回憶,他在 1985 年時成立基金會並開始進行成人的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到了 1990 年擴及聽損兒童的人工電子耳需求。
當時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人工電子耳,在推動時很困難,遭遇許多阻礙,所以花了很多心力去說服政府單位,才爭取到各縣市補助兒童進行植入手術。於此同時,台塑集團王永慶董事長在暸解到人工電子耳的效用與成果後,決定捐贈 400 套電子耳造福聽損人士,造就了今日人工電子耳「3,000 個希望」重要的里程碑。
田徑女傑植入電子耳跨越障礙、大展天賦
今年巴西聽障奧運首次參賽就包辦了女子 100 公尺跨欄金牌及女子 100 公尺銅牌兩項榮耀,成為台灣之光的田徑選手許樂,在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尚未普及,父母單純覺得孩子特別安靜,直到 2 歲時才被醫院檢查出雙耳極重度聽損,才戴上助聽器,而 6 歲時經醫師評估,順利植入電子耳。
經過聽語復健,許樂的口語能力與常童無異,更踏上田徑之路。她不只參加聽障賽事,更靠著電子耳的幫助聆聽電子槍聲,和聽力無礙的運動選手同時起跑、競爭,讓她在田徑場上找到滿滿自信。許樂表示,很感謝電子耳出現在她的世界中,也希望以自身經歷去鼓勵聽障人士,讓大家知道,雖然是聽障,但也可以跟別人做的一樣好。
植入電子耳讓聽損成人發揮專業長才
事實上,因為電子耳帶來的效益顯著,近年來不只受惠健保補助的兒童大增,成人自費植入的比例於近 10 年也飛快成長。多年來成人電子耳的植入成效,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前耳科主任吳哲民醫師最為清楚,根據他在臨床近 800 例的個案追蹤研究統計,成人術後聽知覺表現顯著改善,很快就可看出成效,因此他認為成人植入還有相當大的努力和推廣空間。
呼應吳哲民醫師的建言,這 10 多年來因植入電子耳而受惠的民眾張先生也語重心長地表示,如果社會補助能讓學有專精的成人聽損者重返職場為社會貢獻,就是相當有意義和價值的支出。他植入電子耳後透過自身在軟體業的多年經歷,在校園裡面推動產業創新,他強調,若因為聽力而無法發揮多年所學長才,是社會重大的損失。
全球首例!耳鼻喉科醫師配戴電子耳造福患者
電子耳讓專業人士的能力得以重新發揮,對全球第一位配戴電子耳的耳鼻喉科醫師、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李立昂醫師來說感觸更加深刻。他提到自己的狀況算是非常特殊,因為在學校進修與擔任各種醫療行政職位,聆聽與溝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這方面的能力受損會嚴重影響到工作。
李立昂醫師在 2012 年開始
專家呼籲電子耳植入標準應順應國際趨勢
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黃仲鋒醫師表示,重度聽損的人會先配戴助聽器,但往往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需要再植入電子耳。台灣的健保給付制度分為 18 歲以下跟 18 歲以上,目前國內在 2 到 18 歲的給付標準為大於 90 分貝的極重度聽損,是美國 1998 年的標準,而成人只有補助手術,沒有補助植入體或單側及雙側聽損。
觀察現今全球聽力學趨勢,早已不是以聽力為主,而是以語音辨知、言語知覺作為標準,裝上助聽器後到底能聽懂多少才是重點。黃仲鋒醫師進一步說明,所謂 70 分貝以上或 90 分貝以上才需要裝電子耳,這個觀念其實已經過時了,如果戴了助聽器還是聽不懂,就要考慮裝電子耳。
高齡化社會中成人電子耳補助政策的缺口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國內罹患重度或極重度聽覺障礙者約為 20,754 人,對比今日實際人工電子耳植入人數,比例仍顯偏低。可見對於成人電子耳的社會補助政策出現缺口,現行補助年齡與聽損範圍標準限制,均影響成年、老年重度聽損者的福祉。
中國醫藥大學醫院陳光超副院長指出,將人工電子耳適應症 90 分貝以上調至 80 分貝或更低,此項標準確實是國內醫界值得研討的議題。而他也提到,電子耳對年長者到底有沒有效也是常見的誤解,分析自己院內 65 歲以上植入電子耳的老年人案例,聽力可恢復到 9 成,因此他認為電子耳對成人、老人也都會有很美好的結果。
由於台灣人均壽命越來越長,快速進入大齡時代,陳光超副院長呼籲,政府應避免大於 65 歲的人因為聽力問題影響到工作及社交能力,進而造成社會退縮。若提供該族群長者聽力的康復服務,相信可以有效減少長照的人數。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