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發展 14 年的日籍女星田中千繪近日 po 文表示,看了日本某個節目的介紹,才解開自己身體不舒服是因罹患了「天氣病」,並透露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患此症。到底什麼是「天氣病」?又會有哪些不舒服症狀呢?
有沒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每天早上出門上班或上學時,都會被室外的天氣所影響,只要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心情就會跟著開朗起來;如果碰到烏雲密布的陰天或是下雨天,整個人的心情也就跟著陰沈起來,甚至連出門的動力都減低了大半。
季節性情感障礙(SAD)是指在一年中的特定季節或時間出現的一種抑鬱症。抑鬱症是持續很長時間的低落情緒,且會影響日常生活。當情緒受到季節和天氣變化的影響,或者一年中的某個時候感到較開心或不快都是很常見的。例如,當天氣變冷或變暖時,你可能會發覺自己的情緒或精力水平下降,或者注意到自己的睡眠或進食模式有了變化。
研究顯示天氣好壞真的會影響人的情緒
壞天氣對於人類心情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幾十年來已經有過不少團隊與學者進行研究,結果都顯示天氣的好壞的確會對人的情緒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2005年一項被刊登在《心理科學期刊》的研究,追蹤了3份項研究總共605位受測者,發現在舒適的天氣裡,例如溫度較高,晴朗明亮時,會讓人心情較佳,記憶力較好,也會願意花比較多的時間待在室外。
而時間往前推到1974年,一項由瑞士研究團隊進行的調查行動,鎖定了瑞士西北部一座城市的16000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18%的男生與29%的女生對於不好的天氣狀況出現負面的反應,症狀包括煩燥、易怒、疲憊與
另一項在1984年刊登於《英國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報告,則是連續觀察了24位男性長達11天,發現濕度、溫度的高低,以及日照時間的長短,對他們的心情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在濕度方面,研究報告顯示濕度高會讓人專注力下降,同時也會增加人的疲倦感,甚至可能減低自信,以及對自我的關注度。
天氣好壞會讓人類的內分泌出現不同的反應
從生理學的觀點來看,當陽光照射在人身上時,皮膚會產生維生素D3,可以促進大腦產生更多的血清素與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感,並且更加放鬆。
大腦內的松果體會分泌褪黑激素和5-羥色胺(5-HT)這兩種物質,平時這兩種物質是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但如果碰到天氣陰雨時,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增加,至於調節情緒的5-羥色胺(5-HT)分泌則會減少,這種內分泌的波動,會造成人們情緒產生波動、顯得煩燥易怒。
值得一提的是,缺乏陽光的陰雨天,會讓人的血清素下降,使得對於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增加,在種壞天氣下,人們往往會想吃高熱量的食物,增加肥胖的機會,讓身材變成被壞天氣影響壞心情下的另一個受害者。
如果你是個會被天氣好壞影響情緒的人,可以被歸類為美國知名心理學權威艾倫(Elaine Aron)所定義的「高度敏感型」人群,而他的研究發現,大約有15%到20%的人是屬於高度敏感型,當這些人碰上天氣變化時的感應會比其他人更加強烈。不知道你是不是屬於這15至20%的特殊族群?
文/陳亦云、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